欢迎登录南京生物工程学会
在线留言
加入学会
 
 
 
网站消息:
修身修心以致远,穿越“创业荆棘”以达繁星 [2024-7-30]
站内检索:
 
学术会议

学术活动
特色活动
专题活动
理事会议
当前位置: 首页—学术会议—学术活动
中国科协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召开成立大会

点击数:2271  时间:2015-12-15
2015年10月15日下午在中国科技会堂召开了中国科协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成立大会。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尚勇出席成立大会并讲话。与会的有: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王春法、中国动物学会理事长孟安明院士、副理事长张知彬、王德华,中国植物学会副理事长种康,中国昆虫学会理事长康乐院士,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副理事长隋森芳院士,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理事长陈晔光,中国生物物理学会理事长饶子和院士,中国生物工程学会副理事长高福院士,中国生理学会副理事长王世强,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曹雪涛院士,中国免疫学会理事长田志刚等学会负责人参加会议。我学会翁晓红副秘书长列席会议。

会议由中国生物物理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饶子和主持。

饶子和院士在会上介绍了联合体成立的背景。中国生命科学学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与生命科学领域各学会在推动学科发展中所发挥的积极关键性的作用分不开的。为了加强各学会之间的沟通与资源共享,提升中国生命科学的国际影响力,更好地承接政府职能转移,加速学会的自身发展,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倡议,先由生命科学领域的部分学会作为发起单位,探讨设立"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以下简称"联合体")的初始机构。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陈晔光理事长汇报了联合体筹备情况。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代表陈晔光在成立大会上介绍了筹备情况。与会学会代表表决通过了联合体章程、主席团组成,确定了联合体轮值首届执行主席、执行秘书长。参会专家围绕生命科学联合体发展方向和工作内容进行了交流讨论。饶子和、康乐、曹雪涛、隋森芳、高福等院士、专家先后发言,指出学会联合体的建立,打破了单一学会的局限性,建议联合体以各成员学会求同存异、优势互补为基础,瞄准学科发展的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在发起科技合作计划、提出政策建议、开展承接政府转移职能、打造国际影响力等方面做出成绩,充分体现联合体的价值。

尚勇书记在讲话中阐述了学会联合体的地位作用和重要意义。他指出,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的成立不仅是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更是群团工作改革的创新举措,也是顺应现代科技发展规律的具体举措。现在的科技发展一方面新学科不断兴起和成长,另一方面学科高度交叉融合,特别是生命科学领域最为典型。生命科学领域是目前我国在国际上最有影响力的学科领域,最有可能实现从跟跑转为并跑、领跑。所以在生命科学领域率先成立学会联合体,以学会联合体的形式,推进学科集成创新和科技资源集成共享,先走一步尤其重要。

尚勇强调,学会自愿组建非法人联合组织,体现了科学家对学术探究的主导作用。学会联合体重在创建学科和人才间有机互动、协同高效、资源开放共享的长效机制,形成共谋发展、联合攻关、协同改革的稳定体系,其所提供的大平台能够进一步突出科学家在科学研究及科技创新中的主体性,能够更好地发挥科技社团的组织和引导作用,促进成员之间的信息交流与资源共享,营造出一个很好的创新环境。学会联合体通过开展大学科交流,促进学科间融合合作,通过合作,使更多的资源共享、共用,引导和促进协同创新。充分发挥学会联合体平台、集成优势,通过开展重大评估、设立重大奖项、提出重大计划、承担重要职能,凝聚各方科学家和广大科技工作者,提升国际话语权,学会联合体必将在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群团工作中大有作为。

尚勇要求,中国科协要做好对学会联合体的服务和支撑工作,对于联合体举办大领域学术会议、打造国际权威学术期刊、发起联合体科学奖励等工作进行重点扶持。最后,他再次对生命科学联合体的成立表示祝贺,并期望联合体在推动我国生命领域科技创新、进一步解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促进生命科学行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中国科协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由中国动物学会、中国植物学会、中国昆虫学会、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中国生物物理学会、中国遗传学会、中国生物工程学会、中国生理学会、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中国免疫学会等11家生命科学领域的全国学会联合发起成立,未来将吸引更多生命科学领域全国学会加入联合体,形成合力,协同发展,不断壮大和完善。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目前初步规划了6项功能,即搭建高水平学科交叉的学术交流平台、预测生命科学发展方向、规划并实施承接政府转移职能工作、完善生命科学领域科技人才选拔培养评价体系、科学普及、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

新闻稿编辑:杜海艳

 
南京生物医药谷发展中心
中国生物工程学会
江苏省生物技术协会
 
南京生物工程学会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
地址:南京市高新区星火北路20号南京生物医药谷发展中心 邮编:210061 电话:025-58050046
传真:025-58641116 电子邮件:bpv@njnhz.gov.cn
技术支持:驰创科技